民国排名前列村丨走进中国传统村落之奉化岩头村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岩头村
岩头村位于溪口镇的西南方向,距离溪口镇中心约11公里。自宋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至清末,岩头一直隶属剡源乡。村落始建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1920年以来一度称岩头镇。
岩头村一直以来民风淳朴,尊重自然并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历史。过去这里陆路交通不发达,却因为有得天独厚的剡溪,村民便利用竹筏漂流,承载大宗物资运输,发展成为商肆繁盛、富庶一方的重镇。
村落选址
明洪武三年(1370),岩头毛氏始祖毛宣义自石门村迁居岩头村。岩头村位于岩溪流经河谷地带,四周环山,溪流东西沿岸各有一条主要道路,在往里无数小路连接周围住户,村落整体呈“非”字形。
传统建筑
岩头村传统建筑保存数量大,约占全部建筑数量的68%,保持了较为完整的清—民国时期古村落风格,已被公布为浙江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戴表元墓。戴表元为元代文学家,此墓已近七百年,至今保存完好,1987年被公布为奉化市文物保护单位。
毛邦初旧宅。毛邦初(1904-1987),字信诚,岩头村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毕业,历任航空学校校长、空军总司令部副总指挥、国民政府参谋本部空军司令部副总司令等职。旧宅名“慰望庐”,为其发迹后所建,建国后归岩头乡政府办公所用,现为岩头村委会办公楼。该建筑整体制作较简洁,但其单体建筑之间有迴廊相通,连成一体,为典型的中西合璧式民国建筑,且其人文内涵丰富,故文物价值较高。2010年被公布为奉化市文物保护单位。
毛福梅旧宅。为蒋介石发妻毛福梅父亲建造,毛福梅小时居于此,系晚清建筑,俗称“下三份”。该建筑占地738.8平方米,三合院式。建筑规模虽不大,但其施五马头封火墙,花格窗雕饰冰梅纹和蝙蝠纹,正屋与厢房有迴廊相通,制作考究,且毛福梅为蒋介石发妻,使此宅有了一定的人文内涵,故文物价值较高。2007年2月被公布为市文物保护点。
毛思诚祖居。属清晚期建筑。该建筑占地646.2平方米,三合院式,有前厅和后堂,前厅左右设厢房。因毛思诚祖、父辈经营顺昌南货店,故称“顺昌”,又因建造时大门口有两块元宝状奇石,也叫“元宝阊门”。祖居虽已破败,但格局尚存,且富有人文内涵,故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毛思诚旧居。占地103.7平方米,临街而建,民国初年由毛思诚出资建造。毛思诚(1873-1939年),岩头村人,初试中秀才,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在祖居顺昌旁后山设私塾蒙训子弟。1902年,授蒋介石圈点纲鉴,师生颇相得。后在县立龙洋学堂、宁波府中学堂、衢州省立第八师范院校等执教。
旧居采用传统手法建造,但细部已融入西洋建筑风格,为中西合璧的建筑,富有人文内涵。
钱潭庙。始建年代当较早,现存建筑应为清中期重修之物。该建筑占地406.6平方米。钱潭庙规模虽小,但其依山势而建,格局独特,具有典型的清早、中期建筑特色。2007年2月公布为市文物保护点。
广济桥。据口碑调查,该桥为清晚期由岩头村著名能工巧匠毛和泰父子建造,距今约130余年。据说毛和泰曾参加过南京中山陵的建筑施工。
该桥为单孔石拱桥,东西向横跨于岩溪上。桥全长19.31米,桥面宽5.05米。净跨14米,拱券横联并列砌筑,矢高5.6米。桥面由卵石铺就,正中嵌边长为0.87米的正方形青石板一块,上雕饰荷花纹。广济桥虽体量小,但其与东首的两棵古樟和不远处的“石泉”摩崖石刻互相辉映,组成岩头村的村口景观,有一定的价值。2005年公布为奉化市文物保护点。
毛玉佩墓。毛玉佩为地方名人,其多名人题字及书法,故有一定的人文、艺术价值,现为市文物保护点。毛玉佩,字孟起,号石台,又号伴我山民,奉化岩头人,系清嘉道年间著名书法家,喜写擘窠大字,名扬江浙。一生慷慨挥毫,留下墨迹甚多。
白象山摩崖石刻。该字为岩头村人清嘉道年间两浙书法家毛玉佩所书,石台即为毛玉佩的号。字体量大,属擘窠大字,字体丰润,结构匀称,是研究毛玉佩书法的重要实物资料,且字被刻于高2.5米、宽3米的大岩石上,涂以红漆,辉映于青山碧水之间,颇有一种“清泉石上流”的意境,成为岩头村的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2003年公布为奉化市级文保点。
上三份第。属晚清建筑,占地998.4平方米,三合院式,由一正两厢组成,均两层,设上下檐,硬山造。主体建筑保存尚好,且其格扇窗大多保存完好,雀替雕饰蝙蝠纹,为该建筑精华之所在。
三道阊门。建于清道光时期,民国时期曾出过黄埔军校三期生。该建筑占地433.6平方米,三合院式。建筑规模虽小,但其敞堂格扇门雕刻精美,所施砖花窗上饰钱币、花卉纹,围墙压顶下绘制山水、亭台楼阁等,相当精细。
瑞房。建于清道光年间,相传该宅曾出过武举人,并获五品军功。瑞房格局保存基本完整,制作较考究,尤其是敞堂格扇门所残存的雕刻,刀法细腻,人物造型生动,艺术价值较高。
登科阊门。建于清代中晚期。该建筑占地651.4平方米,一正两厢三合院式,均两层,设上下檐,硬山造。登科阊门制作虽简单,整个建筑素面无任何雕饰,但其格局保存基本完整,且年代久远,故有一定的价值。
毛景彪故居。属清晚期建筑,建筑面积606.5平方米。毛景彪(1912-1961年),岩头村人,1941年任国民党第十集团军参谋长,作副司令俞济时助手。1948年5月,任南京总统府军务局副局长,同年6月调任国防部排名前列厅厅长。1949年去台后曾任“国防部”排名前列参谋次长室中将次长,“总统府”国策顾问。1961年病死台湾。故居为毛景彪幼年居住地。
老街。位于溪口镇岩头村,分东街、西街,清末民初为商贸繁盛之地。一是因为岩头有筏埠,有竹筏通萧王庙,再搭船抵宁波。故西南山区盛产的毛竹、木材、柴爿和木炭等山货由此运出,再运回大米、食盐、药品、布等日用品,使岩头成为物资集散地。二是因为旅外岩头人,为赡养父母、接济亲友,每年有较丰的资金汇入,进而促进了岩头商贸的繁荣。
街宽度仅2米余,长度达1100米,街两侧现存完整的旧商铺老店号有20余家,均为单檐两层楼房,基本格局为楼上住人,楼下开店,有大成米店、顺昌南货店、永昌布店、金昌钱庄、德贤药房,洽大碗贳店等等,现均为居民住宅。
老街是岩头村作为清末民初浙东山区腹地商贸繁盛之地的重要实物佐证,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历史环境要素
灵泉古井位于溪口镇岩头村东街中段东侧,因其状如潭,故俗称“大井潭”。历史上,岩头村是奉化西南山区出口通道和物资聚散中心,而东街又是其最繁华的地段。古井地处东街,井水夏凉冬暖,清冽甘甜,常年不竭,供过往行人饮用,倍受赞叹。灵泉井造型独特,为岩头古村的新“狮岩八景“之一,有一定的价值。
岩溪
枫杨古树
来源:宁波规划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